10/23行情分享
國外方面,隨著南美黃豆播種季開啟,市場對天氣因素的關注已從北美切換至南美,反聖嬰現象的發展變化逐漸成為市場關注的核心。而反聖嬰現象對阿根廷及巴西黃豆主產區則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挑戰。阿根廷在過去五年中首次迎來了飽墑開局,這使得市場對阿根廷黃豆實現豐產的預期日益增強。在羅薩里奧核心產區,95%的土地水份儲備達到了極佳狀態,部分區域甚至因連續的暴風雨而出現了積水的情況,從而形成了五年來首次飽墑的開局。但仍需持續密切關注後續的降雨情況,特別是灌漿期的水份供應情況,這將直接影響黃豆單產量。而巴西則面臨了南北分化的局面。在經歷了數周的乾旱之後,馬托格羅索、米納斯吉拉斯等主要黃豆產區迎來了顯著的降雨,土壤濕度正在逐步恢復,氣溫接近或略低於常年水平,有利於播種速度的提升。馬托格羅索州的播種進度已經達到15.6%,遠超去年同期的3.7%。而巴西南部地區仍然存在隱憂,仍需密切關注。
10/21行情分享
國外方面,隨著 川普政府在新一輪美中貿易談判前列出稀土、芬太尼、黃豆三大要求,市場密切關注中國將會如何應對。經紀商StoneX預估明年巴西新豆上市前中國仍需採購多達1000萬噸黃豆,也有分析人士估計這一數字位於800-900萬噸之間。如果中國持續排除美豆來源,可能面臨兩至三個月的榨油原料緊張。加上目前巴西黃豆價格已超過美國黃豆,從市場角度來看,12月重新採購美國黃豆不失為最優選擇,既能填補供應缺口,又能釋放善意外交信號。從過往的談判策略來看,中國以往也曾經在貿易關係緊張期間通過農產品採購避免衝突升級。2020年初中國和川普政府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,黃豆的採購就被視為互信的象徵。目前市場預估,中國可能在月底中美領導人峰會後,開始適度採購美國黃豆,採購量可能在300萬至500萬噸之間。
10/20行情分享
國外方面,10月10日美國總統 川普威脅取消和中國領導人會晤,並計劃11月1日對中國徵收100%額外關稅。上周美國總統 川普則軟化對中國的立場,上周五確認將在兩周後和中國國家主席在韓國會面,認為美中關係最終會沒有問題,並承認100%的關稅措施不可持續。這一表態令市場再次對中美達成某種貿易協議抱有期待。美國財政部長和其他高級貿易代表團計劃10月26至10月28日在馬來西亞與中方代表團會面,旨在特習會前談判,以化解最新的升級措施(如:雙方互徵船舶的港口停泊費)。任何貿易關係的實質性緩和,都可能促使中國重啟美國黃豆的採購,從而緩解美國黃豆出口低迷的局面。後續狀況仍需持續密切關注。